J·J·湯姆森

J·J·汤姆孙 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爵士
原文名Joseph John Thomson
出生(1856-12-18)1856年12月18日
 英格兰曼彻斯特
逝世1940年8月30日(1940歲—08—30)(83歲)
 英格兰剑桥
国籍 英国
母校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
剑桥大学
知名于葡萄干布丁模型
电子
同位素
质谱
电磁波导
汤姆孙散射
奖项 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
科普利奖章(1914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物理学家
机构剑桥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耶鲁大学
博士導師约翰·斯特拉特
爱德华·劳思英语Edward Routh
博士生查尔斯·威耳逊
欧内斯特·卢瑟福
约翰·西利·汤森德英语John Sealy Townsend
欧文·理查森
威廉·亨利·布拉格
愛德華·阿普爾頓
其他著名學生查尔斯·巴克拉
其子乔治·汤姆孙
弗朗西斯·阿斯顿
罗伯特·奥本海默
马克斯·玻恩
保罗·朗之万
杰弗里·泰勒
尼尔斯·玻尔
签名

约瑟夫·约翰·汤姆孙爵士[註 1] OM FRSSir Joseph John "J. J." Thomson,1856年12月18日—1940年8月30日)[1],英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主, 他发现了电子并測定了其質荷比,这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亚原子粒子

1897年,汤姆孙表明,阴极射线由以前未知的带负电粒子(现称为电子)组成,他计算出這種粒子必须比原子小得多,並且有非常小的质荷比[2]。 汤姆孙在1913年也发现了稳定(非放射性)元素同位素的第一个证据,这是他在探索陽極射線(正离子)的過程中的成果之一。 他与弗朗西斯·阿斯頓一起确定带正电粒子的性质的实验是质谱法的第一次使用,使得质谱仪的發展[2]

汤姆孙因其在气体导电方面的工作而被授予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3]

教育和个人生活

汤姆孙1856年出生于英格兰曼彻斯特附近,苏格兰人家庭。1870年,他在不寻常年轻的14岁就被录取在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现在的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学习了工程学,搬到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884年12月22日,他被任命成为剑桥大学卡文迪许物理学教授[2],即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4]。他的学生之一是欧内斯特·卢瑟福,卢瑟福于1919年接替汤姆孙就任卡文迪许物理学教授。 受到詹姆斯·麦克斯韦工作的影响和X射线的发现,他推导出阴极射线(参见阴极射线管)存在于带负电的粒子,他称之为“微粒”,这种微粒现在认识为电子。电子曾经被约翰斯东·斯通尼提出过,作为电化学中电荷的单位,但是汤姆孙认识到电子也是亚原子粒子,这一点是第一次被发现。1897年他的发现为人所知,并在科学圈内引起了轰动,并最终于190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3]

家庭

1890年,汤姆孙娶了罗丝·佩杰特(Rose Elisabeth Paget),他的前学生之一[5] 。她是乔治·爱德华·佩杰特英语George Edward Paget爵士的女儿(乔治·爱德华·佩杰特英语George Edward Paget,英國劍橋醫學教授兼醫師。)他们育有一子乔治與一女瓊(Joan Paget Thomson)。极富戏剧性的是,他的儿子乔治·汤姆孙后来因证实电子是一种波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参见波粒二象性

成就

发现电子

在湯姆森以前,威廉·普朗特英语William Prout諾曼·洛克耶等數名科學家就曾提出原子應該是由更基本的單元所組成,他們假設這個基本單元應與最輕的原子,氫原子有相同的大小。湯姆森在1897年首先提出小於原子1000倍的亞原子粒子,也就是現在所稱的電子。這項發現源自於湯姆森對陰極射線性質的研究。在湯姆森發現陰極射線(在當時被稱為萊納德射線)在空氣中行走的距離較於原子大小的粒子的所做預測還要更遠之後,1897年4月30日,他藉由測量陰極射線碰撞產生的熱與陰極射線的磁偏轉,估算出陰極射線的質量。實驗結果顯示陰極射線較氫原子輕1000倍,而且不論何種原子產生的陰極射線都有一樣的質量。湯姆森判斷陰極射線是由非常輕且帶負電的粒子組成,而且是構成原子的普遍材料。他當時稱這粒子為「corpuscles」,然而而後的學界多使用「electron」稱呼電子,這個詞由喬治·斯托尼於1891年提出,早於湯姆森實際發現電子。

在1897年4月,湯姆森僅初步懷疑陰極射線可受電場偏轉(以往的研究者如海因里希·赫茲以為它們不會偏轉)。在湯姆森提出了電子的一個月後,他發現將如果將陰極射線的放電管抽到非常低壓的狀態時,可以更有效的使陰極射線偏轉。藉由電場磁場的偏轉,湯姆森得以計算出電子的質荷比,並證實他之前的估計。這也成為測定電子質荷比的著名方法。(電子電荷的測量要到1909年羅伯特·密立根油滴實驗。)

湯姆森認為電子是從陰極射線管中的微量氣體發射出來的,他從而斷定原子是可分割的,電子就是原子的組成成分之一。1904年,湯姆森提出梅子布丁模型,假設原子是帶正電的球體物質與其中的電子組成,為了解釋原子的電中性性質,電子分布在均勻的正電海中。

同位素与质谱法

在这个感光板的右下角标记有氖的两种同位素: 氖-20和氖-22。

1912年,在湯姆森研究陽極射線的過程中,他和他的研究助理弗朗西斯·阿斯頓引導氖離子流經過磁場和電場,並且藉著在路徑上放置感光板測量離子流的偏轉程度。他們觀察到感光板上有兩條曝光(如右圖),這說明氖離子流是由兩個不同的原子量的原子(分別是氖-20和氖-22)所組成的,也就是說此兩種不同的原子為同位素弗雷德里克·索迪曾提出過同位素的存在可以解釋某些放射性物質的衰變,以上實驗首次證實穩定元素亦存在同位素。

約瑟夫.湯姆森透過質量分離氖離子流而發現氖同位素是质谱法的第一個實例,隨後這個方法經由阿斯顿登普斯特英语Arthur Jeffrey Dempster一同改善並且發展成普遍的方法[4]

其他

1905年,汤姆孙發現了的天然放射性[6]

在1906年,汤姆孙證明了每一個原子只有一個電子。以前的理論中允許氫原子有不同數量的電子[7][8]

陰極射線實驗

磁偏轉

湯姆森首先研究有關陰極射線的磁偏轉。陰極射線是產生於裝置左邊的側管,並且藉由磁鐵的偏轉使陰極射線由陽極傳遞裝置的主鐘罩。湯姆森透過檢測裝置中方形屏幕上的螢光路徑,他發現無論是在陽極或是在裝置內的氣體材料,光線的偏轉都會是相同的,而這也說明了陰極射線無論它的來源為何它都是相同的形式。

實驗證明陰極射線是帶電的

陰極射線是否帶電在早期造成了兩大學派的爭論,分別是認為陰極射線是電磁波的乙太說以及認為陰極射線是由帶負電的微粒組成的帶電微粒說。兩大學派經由實驗證明各自學派的主張,而最後由法國物理學家让·佩兰與湯姆森證實了陰極射線是帶有電荷的。

實驗主要是由湯姆森改良佩蘭教授的實驗,他將聯接到靜電計的電荷接收器安置在真空管的一側,接著利用磁場使射線偏轉,磁場增加至一定程度的時候,接收器接收到的電荷會突然遽增,這說明了這些電荷的產生來自於陰極射線,也因此駁回了乙太說的主張,證實了陰極射線帶有電荷。

電偏轉

1897年5月至6月,汤姆孙研究了光线是否可以被电场偏转。 以前的实验者没有观察到这一点,但汤姆孙认为他们的实验是有缺陷的,因为他们的管子含有太多的气体。

注释

  1. ^ 英语人名Thomson在现代人名翻译中應译作“汤姆森”,但在指该物理学家时约定俗成译作“汤姆孙”(台译“汤木生”、港译“汤姆生”)。

参考资料

  1. ^ Rayleigh. 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 Obituary Notice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41, 3 (10): 586–609. doi:10.1098/rsbm.1941.0024. 
  2. ^ 2.0 2.1 2.2 Joseph John "J. J." Thomson. Science History Institute. June 2016 [20 March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3. ^ 3.0 3.1 J.J. Thomson - Biographical.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06. The Nobel Foundation. [11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30). 
  4. ^ 4.0 4.1 Joseph John Thomson. Chemical Heritage Foundation. [18 Nov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5. ^ The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Women in Science: L-Z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By Marilyn Bailey Ogilvie and Joy Dorothy Harvey, Taylor & Francis, p.972
  6. ^ Thomson, J. J. On the emission of negative corpuscles by the alkali metals. Philosophical Magazine. Series 6. 1905, 10 (59): 584–590. doi:10.1080/14786440509463405. 
  7. ^ Hellemans, Alexander; Bunch, Bryan. The Timetables of Science. Simon & Schuster. 1988: 411. ISBN 0671621300. 
  8. ^ Thomson, J. J. On the Number of Corpuscles in an Atom. Philosophical Magazine. June 1906, 11 (66): 769–781 [4 October 2008]. doi:10.1080/14786440609463496.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December 2007). 

延伸阅读

  • Dahl, Per F., "Flash of the Cathode Rays: A History of J.J. Thomson's Electron".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 June, 1997. ISBN 0-7503-0453-7

外部链接

核模型和稳定性
核素分类
衰變過程
尋常衰變
特殊衰變
捕獲過程
  • 电子俘获
  • 中子俘获
  • 质子俘获英语Proton capture
  • R-過程
  • S-過程
  • P-過程
  • Rp-過程
  • 分裂過程
    核合成
    核物理學家
    • 分类 原子核物理学分類
    • 主题 物理学主題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21世纪
    物理常數
    艾萨克·牛顿万有引力常数) 夏尔·奥古斯丁·库仑库仑常数) 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阿伏伽德罗常数) 麥可·法拉第法拉第常数) 約翰·約瑟夫·洛施米特 约翰·巴耳末 约瑟夫·斯特凡斯特藩-玻爾茲曼常數)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波茲曼常數 斯特藩-玻爾茲曼常數) 约翰内斯·里德伯里德伯常量) 约瑟夫·汤姆孙 马克斯·普朗克普朗克常数 约化普朗克常數 普朗克長度 普朗克時間) 威廉·维恩 Otto Sackur 尼尔斯·玻尔玻尔半径) 愛德文·哈勃哈勃常数) Hugo Tetrode 恩里科·费米费米能) 布赖恩·约瑟夫森 克劳斯·冯·克利青冯·克利青常数英语Von Klitzing constant) 道格拉斯·哈特里哈特里能量
    1901年-1925年

    1901年:伦琴 / 1902年:洛伦兹塞曼 / 1903年:贝克勒皮埃尔·居里玛丽·居里 / 1904年:瑞利 / 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 / 1906年:汤姆孙 / 1907年:迈克耳孙 / 1908年:李普曼 / 1909年:马可尼布劳恩 / 1910年:范德瓦耳斯 / 1911年:维恩 / 1912年:达伦 / 1913年:昂內斯 / 1914年:劳厄 / 1915年:劳伦斯·布拉格亨利·布拉格 / 1917年:巴克拉 / 1918年:普朗克 / 1919年:施塔克 / 1920年:纪尧姆 / 1921年:爱因斯坦 / 1922年:玻尔 / 1923年:密立根 / 1924年:西格巴恩 / 1925年:弗兰克赫兹

    1926年-1950年

    1926年:让·佩兰 / 1927年:康普顿威耳逊 / 1928年:理查森 / 1929年:德布罗意 / 1930年:拉曼 / 1932年:海森堡 / 1933年:薛定谔狄拉克 / 1935年:查德威克 / 1936年:赫斯安德森 / 1937年:戴维孙汤姆孙 / 1938年:费米 / 1939年:劳伦斯 / 1943年:施特恩 / 1944年:拉比 / 1945年:泡利 / 1946年:布里奇曼 / 1947年:阿普尔顿 / 1948年:布萊克特 / 1949年:汤川秀树 / 1950年:鲍威尔

    1951年-1975年

    1951年:考克饶夫沃爾頓 / 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 / 1953年:泽尔尼克 / 1954年:玻恩博特 / 1955年:兰姆库施 /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 / 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 / 1958年:切连科夫弗兰克塔姆 / 1959年:塞格雷张伯伦 / 1960年:格拉泽 / 1961年:霍夫施塔特穆斯堡尔 / 1962年:朗道 / 1963年:维格纳梅耶延森 / 1964年:汤斯巴索夫普罗霍罗夫 / 1965年:朝永振一郎施温格费曼 / 1966年:卡斯特勒 / 1967年:贝特 / 1968年:阿尔瓦雷茨 / 1969年:盖尔-曼 / 1970年:阿耳文奈爾 / 1971年:伽博 / 1972年:巴丁库珀施里弗 / 1973年:江崎玲於奈贾埃弗约瑟夫森 / 1974年:赖尔休伊什 / 1975年:玻尔莫特森雷恩沃特

    1976年-2000年

    1976年:里克特丁肇中 / 1977年:安德森莫特范扶累克 / 1978年:卡皮察彭齐亚斯威尔逊 / 1979年:格拉肖萨拉姆温伯格 / 1980年:克罗宁菲奇 / 1981年:布隆伯根肖洛西格巴恩 / 1982年:威爾森 / 1983年:钱德拉塞卡福勒 / 1984年:鲁比亚范德梅尔 / 1985年:克利青 / 1986年:鲁斯卡宾宁罗雷尔 / 1987年:贝德诺尔茨米勒 / 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施泰因贝格尔 / 1989年:拉姆齐德默尔特保罗 / 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泰勒 / 1991年:德热纳 / 1992年:夏帕克 / 1993年:赫尔斯泰勒 / 1994年:布罗克豪斯沙尔 / 1995年:佩尔莱因斯 / 1996年:戴维·李、奥谢罗夫理查森 / 1997年:朱棣文科恩-塔诺季菲利普斯 / 1998年:勞夫林施特默崔琦 / 1999年:胡夫特韦尔特曼 / 2000年:阿尔费罗夫克勒默基尔比

    2001年-至今

    2001年:康奈尔克特勒威曼 / 2002年:戴维斯小柴昌俊贾科尼 / 2003年:阿布里科索夫金兹堡萊格特 / 2004年:格娄斯波利策韦尔切克 / 2005年:格劳伯霍尔亨施 / 2006年:马瑟斯穆特 / 2007年:费尔格林贝格 / 2008年:南部陽一郎、小林誠、益川敏英 / 2009年:史密斯博伊尔高錕 / 2010年:海姆诺沃肖洛夫 / 2011年:珀尔马特施密特里斯 / 2012年:阿罗什瓦恩兰 / 2013年:恩格勒希格斯 /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 / 2015年:梶田隆章麥克唐納 / 2016年:索利斯霍尔丹科斯特利茨 / 2017年:魏斯巴里什索恩 / 2018年:阿什金穆鲁斯特里克兰 / 2019年:皮布尔斯奎洛兹马约尔 / 2020年:彭罗斯根策尔盖兹 / 2021年:真鍋淑郎哈塞尔曼帕里西 / 2022年:阿斯佩克劳泽蔡林格 / 2023年:阿戈斯蒂尼克劳斯呂利耶

    注: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7年、1918年、1921年、1924年、1925年、1928年、1932年、1943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皇家奖章获得者
    1820年代
    1830年代
    1840年代
    1850年代
    1860年代
    • 1860年:奧古斯塔·沃爾尼·沃勒英语Augustus Volney Waller
    • 威廉·费尔贝恩英语William Fairbairn
    • 1861年:詹姆斯·約瑟夫·西爾維斯特
    • 威廉·班傑明·卡本特英语William Benjamin Carpenter
    • 1862年:亚历山大·威廉·威廉姆逊
    • 约翰·托马斯·罗姆尼·罗宾逊
    • 1863年:約翰·彼得·葛西歐英语John Peter Gassiot
    • 迈尔斯·约瑟夫·伯克利英语Miles Joseph Berkeley
    • 1864年:雅各布·洛克哈特·克拉克英语Jacob Lockhart Clarke
    • 沃倫·德拉魯英语Warren De la Rue
    • 1865年:阿奇博尔德·史密斯英语Archibald Smith
    • 约瑟夫·普雷斯特维奇
    • 1866年:威廉·哈金斯
    • 威廉·凱特恩·派克英语William Kitchen Parker
    • 1867年:约翰·贝内特·劳斯英语John Bennet Lawes
    • 约瑟夫·亨利·吉尔伯特英语Joseph Henry Gilbert
    • 威廉·埃德蒙德·洛根英语William Edmond Logan
    • 1868年: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 乔治·萨蒙
    • 1869年:奧古斯都·馬修森英语Augustus Matthiessen
    • 托马斯·麦克利尔英语Thomas Maclear
    1870年代
    • 1870年:托馬斯·戴維森英语Thomas Davidson (palaeontologist)
    • 威廉·哈洛威斯·米勒英语William Hallowes Miller
    • 1871年:喬治·布斯克英语George Busk
    • 約翰·斯登豪斯英语John Stenhouse
    • 1872年:亨利·约翰·卡特英语Henry John Carter
    • 托马斯·安德森
    • 1873年:乔治·詹姆斯·奥尔曼
    • 亨利·羅斯科英语Henry Roscoe (chemist)
    • 1874年:亨利·克利夫頓·索爾比英语Henry Clifton Sorby
    • 威廉·克勞佛·威廉森英语William Crawford Williamson
    • 1875年:托馬斯·歐丹英语Thomas Oldham
    • 威廉·克鲁克斯
    • 1876年:查尔斯·威维尔·汤姆森
    • 威廉·弗劳德英语William Froude
    • 1877年:弗雷德里克·阿贝尔英语Frederick Abel
    • 奥斯瓦尔德·黑尔
    • 1878年:阿尔伯特·甘瑟
    • 約翰·艾倫·布隆英语John Allan Broun
    • 1879年:安德魯·拉姆齊英语Andrew Ramsay (geologist)
    • 威廉·珀金
    1880年代
    1890年代
    • 1890年:约翰·霍普金森英语John Hopkinson
    • 大卫·费里尔
    • 1891年:亞瑟·拉克英语Arthur Rucker
    • 查尔斯·拉普沃思英语Charles Lapworth
    • 1892年:查尔斯·普里查德英语Charles Pritchard
    • 约翰·纽波特·兰利英语John Newport Langley
    • 1893年:哈里·馬歇爾·沃德英语Harry Marshall Ward
    • 亚瑟·舒斯特英语Arthur Schuster
    • 1894年:J·J·湯姆森
    • 維克多·霍斯利英语Victor Horsley
    • 1895年:约翰·默里
    • 詹姆斯·阿尔弗雷德·尤因
    • 1896年:阿奇博尔德·盖基
    • 查理士·凡而儂·波伊斯
    • 1897年:理查德·史崔奇英语Richard Strachey
    • 安德鲁·福赛斯
    • 1898年:约翰·克尔
    • 沃尔特·加德纳英语Walter Gardiner
    • 1899年:威廉·姆因托什英语William M'Intosh
    • 喬治·費茲傑羅
    1900年代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 1960年:罗伊·卡梅隆英语Roy Cameron (pathologist)
    • 伯纳德·洛维尔英语Bernard Lovell
    • 1961年:威爾弗里德·勒·格羅斯·克拉克英语Wilfrid Le Gros Clark
    • 塞西尔·鲍威尔
    • 1962年:约翰·卡鲁·埃克尔斯
    •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
    • 1963年:赫伯特·哈罗德·里德英语Herbert Harold Read
    • 罗宾·希尔英语Robin Hill (biochemist)
    • 1964年:法蘭西斯·布蘭貝爾英语Francis Brambell
    • 詹姆斯·莱特希尔
    • 1965年:查尔斯·赫斯本德英语Charles Husband
    • 约翰·肯德鲁
    • 雷蒙·利特爾頓英语Raymond Lyttleton
    • 1966年:克里斯多福·科克雷爾英语Christopher Cockerell
    • 弗兰克·耶茨英语Frank Yates
    • J·A·雷克里夫英语J. A. Ratcliffe
    • 1967年:约瑟夫·哈钦森英语Joseph Hutchinson
    • 约翰·扎卡里·杨
    • 塞西爾·埃德加·蒂利英语Cecil Edgar Tilley
    • 1968年:吉爾伯特·羅伯茲英语Gilbert Roberts
    • 沃尔特·托马斯·詹姆斯·摩根英语Walter Thomas James Morgan
    • 迈克尔·阿蒂亚
    • 1969年:查尔斯·奥特利英语Charles Oatley
    • 弗雷德里克·桑格
    • 喬治·迪肯英语George Deacon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 1990年:奥尔吉耶德·监凯维奇
    • 安妮·麦克拉伦
    • 迈克尔·贝里
    • 1991年:约翰·梅森英语John Mason (meteorologist)
    • 迈克尔·贝里奇
    • 丹·麦克肯泽
    • 1992年:大衛·塔波英语David Tabor (physicist)
    • 安东尼·爱泼斯坦英语Anthony Epstein
    • 西蒙·唐纳森
    • 1993年:罗德尼·希尔英语Rodney Hill
    • 霍雷斯·巴羅英语Horace Barlow
    • 福爾克爾·海涅英语Volker Heine
    • 1994年:萨尔瓦多·蒙卡达
    • 艾瑞克·哈羅德·曼斯菲爾德英语Eric Harold Mansfield
    • 西瓦拉馬克里瑪克里什納·錢德拉塞卡英语Sivaramakrishna Chandrasekhar
    • 1995年:唐纳德·梅特卡夫英语Donald Metcalf
    • 保罗·纳斯
    • R·J·P·威廉斯
    • 1996年:羅伯特·海因德英语Robert Hinde
    • 傑克·赫斯洛普-哈里森英语Jack Heslop-Harrison
    • 安德鲁·怀尔斯
    • 1997年:傑佛瑞·艾格林頓英语Geoffrey Eglinton
    • 约翰·梅纳德·史密斯
    • 唐纳德·希尔·伯金斯英语Donald Hill Perkins
    • 1998年:埃德温·萨瑟恩
    • 里卡多·米莱迪
    • 唐納德·查爾頓·布拉德利英语Donald Charlton Bradley
    • 1999年:約翰·戴維森英语John Davidson (chemical engineer)
    • 帕特里克·D·沃爾英语Patrick D. Wall (scientist)
    • 阿奇博爾德·豪伊英语Archibald Howie
    2000年代
    • 2000年:蒂姆·伯纳斯-李
    • 傑佛瑞·布恩斯托克英语Geoffrey Burnstock
    • 基思·烏舍伍德·英果爾德英语Keith Usherwood Ingold
    • 2001年:理查德·加德纳英语Richard Gardner (embryologist)
    • 加布里埃尔·霍恩英语Gabriel Horn
    • 萨姆·爱德华兹
    • 2002年:理查德·佩托
    • 苏珊娜·科里英语Suzanne Cory
    • 雷·弗里曼
    • 2003年:約翰·斯克赫爾英语John Skehel
    • 肯尼斯·L·約翰遜英语Kenneth L. Johnson
    • 尼古拉斯·沙克顿英语Nicholas Shackleton
    • 2004年:詹姆士·W·布拉克
    • 亚历克·杰弗里斯
    • 傑克·劉易斯英语Jack Lewis, Baron Lewis of Newnham
    • 2005年:麥可·佩珀英语Michael Pepper
    • 安东尼·鲍森英语Tony Pawson (biochemist)
    • 迈克尔·费希尔
    • 2006年:戴维·鲍尔库姆
    • 蒂姆·亨特
    • 约翰·彭德里
    • 2007年:托马斯·林达尔
    • 西里爾·希爾森英语Cyril Hilsum
    • 吉姆·費斯特英语Jim Feast
    • 2008年:羅伯特·E·M·海吉斯英语Robert E. M. Hedges
    • 菲利普·科恩英语Philip Cohen (British biochemist)
    • 阿蘭·弗斯塔英语Alan Fersht
    • 2009年:C·N·R·拉奥
    • 羅恩·拉斯基英语Ron Laskey
    • 克里斯·道布森英语Chris Dobson
    2010年代
    • 2010年:彼得·奈特英语Peter Knight (physicist)
    • 阿齊姆·蘇拉尼英语Azim Surani
    • 休·阿伦·奥利弗·希尔
    • 2011年:史蒂芬·V·雷英语Steven V. Ley
    • 羅賓·霍利德英语Robin Holliday
    • 格雷格·温特
    • 2012年:汤姆·基博尔
    • 肯尼斯·穆雷英语Kenneth Murray (biologist)
    • 安德魯·布魯斯·霍姆斯英语Andrew Bruce Holmes
    • 2013年:罗德尼·巴克斯特
    • 沃尔特·博德默尔
    • 彼得·威爾斯英语Peter Wells (medical physicist)
    • 2014年:陶哲轩
    • 安东尼·R·亨特
    • 霍华德·莫里斯英语Howard Morris (biochemist)
    • 2015年:约瑟琳·贝尔·伯奈尔
    •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 克里斯托弗·史密斯英语Christopher Llewellyn Smith
    • 2016年:约翰·默瑞格·托马斯
    • 伊丽莎白·罗伯森英语Elizabeth Robertson
    • 約翰·古德比英语John Goodby
    • 2017年:保罗·科克姆
    • 彼得·雷蒙德·格兰特英语Peter and Rosemary Grant
    • 罗斯玛丽·格兰特英语Peter and Rosemary Grant
    • 梅尔文·格里夫斯
    • 2018年:羅伯特·史蒂芬·約翰·斯帕克斯英语Robert Stephen John Sparks
    • 刘易斯·沃尔珀特
    • 尚卡爾·巴拉蘇布拉馬尼亞安英语Shankar Balasubramanian
    • 大衛·克萊納曼英语David Klenerman
    • 2019年:卡羅爾·V·羅賓遜英语Carol V. Robinson
    • 米榭·高德英语Michel Goedert
    • 安道琳
    2020年代
    Category:皇家奖章获得者
    休斯奖章获得者
    1900年代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 1960年:约瑟夫·波西英语Joseph Pawsey
    • 1961年:阿兰·科特雷尔英语Alan Cottrell
    • 1962年:布雷比斯·布利尼英语Brebis Bleaney
    • 1963年:弗雷德里克·威廉姆斯英语Frederic Calland Williams
    • 1964年:阿卜杜勒·萨拉姆
    • 1965年:丹尼斯·威尔金森
    • 1966年:尼古拉斯·克默尔
    • 1967年:库尔特·门德尔松英语Kurt Mendelssohn
    • 1968年:弗里曼·戴森
    • 1969年:尼古拉斯·屈尔蒂英语Nicholas Kurti
    1970年代
    • 1970年:戴维·贝茨英语David Bates (physicist)
    • 1971年:罗伯特·汉伯里·布朗英语Robert Hanbury Brown
    • 1972年:布赖恩·约瑟夫森
    • 1973年:彼得·B·赫希
    • 1974年:彼得·福勒英语Peter Fowler (physicist)
    • 1975年:理查德·达利兹
    • 1976年:史蒂芬·霍金
    • 1977年:安东尼·休伊什
    • 1978年:威廉·科克伦英语William Cochran (physicist)
    • 1979年:罗伯特·威廉姆斯英语Robert Williams (chemist)
    1980年代
    1990年代
    • 1990年:托马斯·乔治·考林英语Thomas Cowling
    • 1991年:菲利普·穆恩英语Philip Burton Moon
    • 1992年:M·J·锡顿
    • 1993年:乔治·伊萨克英语George Isaak
    • 1994年:罗伯特·G·钱伯斯英语Robert G. Chambers
    • 1995年:大卫·休恩伯格英语David Shoenberg
    • 1996年:阿米安·白金汉英语Amyand Buckingham
    • 1997年:安德鲁·理查德·朗英语Andrew Lang (physicist)
    • 1998年:雷蒙德·海德英语Raymond Hide
    • 1999年:亚历山大·博克森伯格英语Alexander Boksenberg
    2000年代
    • 2000年:钦塔马尼·拉奥英语C. N. R. Rao
    • 2001年:约翰·佩西卡英语John Pethica
    • 2002年:亚历山大·达尔加诺
    • 2003年:彼得·爱德华兹英语Peter Edwards (chemist)
    • 2004年:约翰·克拉克 (物理学家)英语John Clarke (physicist)
    • 2005年:基思·莫法特英语Keith Moffatt
    • 2006年:迈克尔·约瑟夫·凯利英语Michael Kelly (physicist)
    • 2007年:阿图尔·埃克特英语Artur Ekert
    • 2008年:米歇尔·多尔蒂
    • 2009年:未颁发
    2010年代
    2020年代
    • 2020年:克莱尔·格瑞英语Clare Grey
    • 2021年:约翰·欧文
    • 2022年:赛福·伊斯兰英语Saiful Islam (professor)
    Category:休斯奖章获得者
    1901年至1950年科普利奖章获得者
    1900年代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 1731–1750
    • 1751–1800
    • 1801–1850
    • 1851–1900
    • 1901–1950
    • 1951–2000
    • 2001年至今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Category:富兰克林奖章获得者
    规范控制数据库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国际
    • FAST
    • ISNI
    • VIAF
    • WorldCat
    各地
    • 挪威
    • 西班牙
    • 法国
    • BnF data
    • 加泰罗尼亚
    • 德国
    • 意大利
    • 以色列
    • 美国
    • 瑞典
    • 日本
    • 捷克
    • 澳大利亚
    • 荷兰
    • 波兰
    学术
    • CiNii
    • MathSciNet
    • 数学谱系计划
    • zbMATH
    艺术家
    • MusicBrainz
    人物
    • 德意志传记
    • Trove
    其他
    • CONOR
    • SNAC
    • Id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