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11ay

IEEE 802.11ay是當前Wi-Fi技術標準的增強版本。其為802.11ad的後繼版本[1],其導入MIMO技術與通道捆合技術(Channel Bonding)機制,並支援更高階的調變機制(最高可達256-QAM),更進一步提升傳輸頻寬與速率。此為WiGig的第二個標準。

技術細節

802.11ay是無線區域網路標準。它的頻率為60GHz,傳輸速率為20–40Gbit/s[2],最遠傳輸距離為300–500公尺。它具有通道捆合和MU-MIMO技術,原預期於2017年發布,但最終推遲到了2020年。802.11ay並非IEEE 802.11系列中的新WLAN,而只是IEEE 802.11ad的改進版本。

802.11ad最大頻寬為2.16 GHz,而802.11ay可將其中四個通道綁定在一起,最大頻寬為8.64 GHz。MIMO還添加了最多4個資料流。每個資料流的傳輸速率為44Gbit/s,四個資料流的總傳輸速率高達176Gbit/s。還添加了更高階的調變機制,可高達256-QAM[3][4]

應用場如替換辦公室或家庭中的乙太網和其他光纖,並為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提供行動網路回傳

802.11ay很容易與2019年發佈且名稱類似的802.11ax混淆。802.11ay運行在更高的頻率上,802.11ax較低的頻率使其穿牆能力較佳,這是802.11ay難以做到的。它們雖然速度相近,但由於802.11ay頻譜更多,因此802.11ay可以實現更高的速度。

通道 平均頻率 (GHz) 最低頻率 (GHz) 最高頻率 (GHz) 頻寬 (GHz)
1 58.32 57.24 59.40 2.16
2 60.48 59.40 61.56
3 62.64 61.56 63.72
4 64.80 63.72 65.88
5 66.96 65.88 68.04
6 69.12 68.04 70.20

版本

802.11ay的0.1版草案於2017年1月發布,隨後的0.2版草案於2017年3月發布。1.0版的草案於2017年11月發布,而1.2版的草案於2018年4月發布。

5.0版草案於2019年10月發布,最終802組織批准此標準於2020年9月發布。

另請參閱

參考文獻

  1. ^ 中時新聞網. 高通全球首推802.11ay新品 臉書搶頭香 - 產業.科技. 中時新聞網.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 (中文(臺灣)). 
  2. ^ 5G in,Wi-Fi out?. 電子工程專輯. 2020-01-02 [2020-11-08] (英语). 
  3. ^ 802.11ay潛力可期 Blu Wireless推IP方案備戰. 新通訊.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中文(臺灣)). 
  4. ^ 毫米波Wi-Fi潛力可期 晶片/量測商搶進802.11ay. 新通訊.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5) (中文(臺灣)). 
当前标准
  • 488
  • 754
    • Revision英语IEEE 754 revision
  • 829
  • 830
  • 1003
  • 1014-1987英语VMEbus
  • 1016
  • 1076
  • 1149.1
  • 1164英语IEEE 1164
  • 1219
  • 1233
  • 1275英语Open Firmware
  • 1278英语Distributed Interactive Simulation
  • 1284英语IEEE 1284
  • 1355英语IEEE 1355
  • 1364
  • 1394
  • 1451英语IEEE 1451
  • 1471英语IEEE 1471
  • 1491
  • 1516英语High-level architecture (simulation)
  • 1541-2002
  • 1547英语IEEE 1547
  • 1584英语IEEE 1584
  • 1588英语Precision Time Protocol
  • 1596英语Scalable Coherent Interface
  • 1603英语IEEE 1603
  • 1613英语IEEE 1613
  • 1667英语IEEE 1667
  • 1675英语IEEE 1675-2008
  • 1685英语IP-XACT
  • 1800
  • 1801英语Unified Power Format
  • 1900英语DySPAN
  • 1901英语IEEE 1901
  • 1902英语RuBee
  • 11073英语ISO/IEEE 11073
  • 12207英语IEEE 12207
  • 2030英语IEEE 2030
  • 14764
  • 16085
  • 16326
  • 42010英语ISO/IEC 42010
802系列
  • p
  • Q
  • Qat英语Stream Reservation Protocol
  • Qay英语Provider Backbone Bridge Traffic Engineering
  • X
  • ad
  • AE英语IEEE 802.1AE
  • ag英语IEEE 802.1ag
  • ah英语IEEE 802.1ah-2008
  • ak英语Multiple Registration Protocol
  • aq
  • ax
  • Legacy
  • a
  • b
  • d英语IEEE 802.11d-2001
  • e英语IEEE 802.11e-2005
  • f英语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
  • g
  • h英语IEEE 802.11h-2003
  • i英语IEEE 802.11i-2004
  • j英语IEEE 802.11j-2004
  • k英语IEEE 802.11k-2008
  • n (Wi-Fi 4)
  • p
  • r
  • s
  • u英语IEEE 802.11u
  • v英语IEEE 802.11v
  • w英语IEEE 802.11w-2009
  • y英语IEEE 802.11y-2008
  • ac (Wi-Fi 5)
  • ad (WiGig)
  • af
  • ah
  • ai
  • aj
  • aq
  • ax (Wi-Fi 6)
  • ay (WiGig 2)
  • be (Wi-Fi 7)
  • .2
  • .3
  • .4
  • .5
  • .6英语IEEE 802.6
  • .7英语IEEE 802.7
  • .8
  • .9英语IEEE 802.9
  • .10英语IEEE 802.10
  • .12英语IEEE 802.12
  • .15
  • .15.4英语IEEE 802.15.4
  • .15.4a英语IEEE 802.15.4a
  • .16
  • .18英语IEEE 802.18
  • .20英语IEEE 802.20
  • .21英语IEEE 802.21
  • .22
建议标准
  • P1363英语IEEE P1363
  • P1619
  • P1823英语Universal Power Adapter for Mobile Devices
  • 过时标准
    • 754-1985英语IEEE 754-1985
    • 854-1987英语IEEE 854-1987
    另见
    IEEE標準協會
    Category:IEEE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