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J·巴德

艾倫·巴德
Allen J. Bard
艾倫·巴德於2014年
出生(1933-12-18)1933年12月18日
 美国紐約州紐約
逝世2024年2月11日(2024歲—02—11)(90歲)
 美国德克薩斯州奥斯汀
国籍 美国
母校紐約市立大學
哈佛大學
奖项萊納斯·鮑林獎英语Linus Pauling Award(1998年)
普利斯特里獎 (2002年)
沃爾夫獎 (2008年)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2011年)
恩里科·費米獎 (2013年)

費薩爾國王國際化學獎英语King Faisal International Prize(2019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化學
机构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艾倫·約瑟夫·巴德(英語:Allen Joseph Bard,1933年12月18日—2024年2月11日),美國化學家,同時是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哈克曼-威爾許董事講座教授與化學系電化學中心主任。[1]巴德在掃描電化學顯微鏡發展上貢獻不少基礎性工作;與他人一同發現電化學發光現象[2];在半導體電極光電化學英语Photoelectrochemistry關鍵上做出貢獻,並在電化學領域上與拉里·福克納英语Larry Faulkner共同創作一本重要的教科書[3] ,被公認為“現代電化學之父”。[4]

早期

艾倫·巴德出生於1933年12月18日的紐約市[5],青年時期就讀於布朗克斯科学高中[2],隨後於1955年在紐約市立學院畢業。[5]後來巴德在哈佛大學深造,並分別在1956年與1958年獲得碩士哲學博士學位。[2]

研究領域

自1958年起,巴德開始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任教,並投注所有精力在研究上。[6]然而,他在1973年期間暫停任教,並於讓·米歇爾·薩維特(Jean-Michel Savéant)研究室進行研究。[1]巴德還花費一學期的時間於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取得薛曼·米爾斯·菲爾查德學者(Sherman Mills Fairchild Scholar)頭銜。[2]1987年春季期間,巴德受到貝克講師的規格在康乃爾大學演講。1988年,巴德擔任哈佛大學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客座教授。[1]

巴德目前已發表過900多篇同行評審研究論文、75本出版物,同時擁有23項專利[7];當中他所著作的過的書籍有《化学平衡》(Chemical Equilibrium)[8] 、《电化学方法—原理及应用》(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3]、《集成化学系统---纳米技术的化学方法》(Integrated Chemical Systems: A Chemical Approach to Nanotechnology)等。[9] 其中,巴德又為電化學英文文本定義做出貢獻。[10]

2006年,電化學中心(The Center for Electrochemistry)正式成立,該中心旨在與不同類型的電化學機構之間建立一個合作組織,而巴德及他的團隊是電化學中心光最初研究人員之一,並一同研究電致化學發光領域。利用電致化學產生的光可用於敏感性分析,目前可應用於各種生物和醫學用途上,包括確定個體是否具有HIV或分析DNA等。[11]巴德領導的小組還採用電化學方式研究化學難題、進行有機電化學、光電化學、電致化學發光、電分析化學等研究。[1]

個人生活

艾倫·巴德的妻子為弗蘭·巴德(Fran Bard),她在2016年8月去世。[12]兩人有2個孩子與4個孫子。[13]

獎項與榮耀

艾倫·巴德曾獲得不少獎項,包括在2002年獲得普利斯特里獎[14],以及2008年獲得的沃爾夫化學獎[15]他在1990年時就入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16],在此之前曾於1982年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6]

2013年2月1日,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將美國政府對科學家最高榮譽的美國國家科學獎章頒發給艾倫·巴德,感謝他在電化學領域貢獻卓越。[7]另外,與巴德一同獲獎的還有在現代鋰離子電池貢獻卓越的約翰·B·古迪納夫[17]

2014年1月13日,艾倫·巴德與安德魯·塞斯勒英语Andrew Sessler一同獲得恩里科·費米獎[18]

美國電化學學會英语Electrochemical Society為了紀念艾倫·巴德,在2013年創立艾倫·巴德獎,給在電化學領域貢獻卓越的科學家。[19]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Allen J. Bard Vita. Allen J. Bard Research Group website. [201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8) (英语). 
  2. ^ 2.0 2.1 2.2 2.3 Allen J. Bard, 2013. Office of Science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5) (英语). 
  3. ^ 3.0 3.1 Allen J. Bard; Larry R. Faulkner.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Wiley. 2000 [2017-08-07]. ISBN 978-0-471-04372-0 (英语). 
  4. ^ ECS Podcast – Allen J. Bard, “Father of Modern Electrochemistry”.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1) (英语). 
  5. ^ 5.0 5.1 Allen J. Bard – A Pioneer in Electrochemistry for over 60 Years.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6-03-21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英语). 
  6. ^ 6.0 6.1 Allen J Bard.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英语). 
  7. ^ 7.0 7.1 Allen J. Bard. GCEP.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2) (英语). 
  8. ^ Allen J. Bard. Chemical equilibrium. Harper & Row. 1966 [2017-08-07]. ISBN 978-0060404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1) (英语). 
  9. ^ Allen J. Bard. Integrated Chemical Systems: A Chemical Approach to Nanotechnology. Wiley. 1966 [2017-08-07]. ISBN 978-0-471-0073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9) (英语). 
  10. ^ Allen J. Bard; György Inzelt; Fritz Scholz. Electrochemical Dictionary.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2 [2017-08-07]. ISBN 978-3-642-29550-8 (英语). 
  11. ^ Allen J. Bard receives 2004 Welch Award. ACS.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3) (英语). 
  12. ^ Obituary - FRAN BARD. Austin American-Statesman. 2016-08-19 [2017-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英语). 
  13. ^ Allen J. Bard Award in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PDF) 85 (4). The Indicator. 2004-04-01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12) (英语). 
  14. ^ Electrochemistry's Shining Light. C&EN. 2002-04-08, 80 (14): 39–43 [2017-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2) (英语). 
  15. ^ For Creating New Field of Science, Texas Chemist Wins International Priz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08-01-23 [2008-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3) (英语). 
  16. ^ Book of Members, 1780-2010: Chapter B (PDF).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2011-05-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1-23) (英语). 
  17. ^ Allen J. Bard and John B. Goodenough Receive ECS Honorary Membership (PD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08) (英语). 
  18. ^ President Obama Names Scientists Bard and Sessler as Enrico Fermi Award Recipients.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2014-01-13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 (英语). 
  19. ^ Allen J. Bard Award in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1) (英语). 

外部連結

  • Center for Electrochemistry at U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The Bard Group at U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Goodenough, Bard Win National Medals of Scie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行为与社会科学
1960年代
  • 1964年:尼爾·E·米勒英语Neal E. Miller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生物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 1970年:巴巴拉·麦克林托克
  • 阿爾伯特·沙賓
  • 1973年:丹尼爾·I·亞農英语Daniel I. Arnon
  • 厄爾·威爾伯·薩瑟蘭
  • 1974年:钱百敦
  • 埃爾文·查戈夫
  • 詹姆斯·V·尼爾英语James V. Neel
  • 詹姆斯·A·香農英语James A. Shannon
  • 1975年:哈羅威爾·戴維斯英语Hallowell Davis
  • 保羅·捷爾吉英语Paul Gyorgy
  • 斯特林·B·亨德里克斯英语Sterling B. Hendricks
  • 奧維爾·沃格爾英语Orville Vogel
  • 1976年:罗歇·吉耶曼
  • 基思·R·波特
  • 以法蓮·瑞克英语Efraim Racker
  • 艾德華·威爾森
  • 1979年:罗伯特·H·伯里斯英语Robert H. Burris
  • 伊莉莎白·C·克羅斯比英语Elizabeth C. Crosby
  • 阿瑟·科恩伯格
  • 塞韦罗·奥乔亚
  • 厄爾·里斯·史塔特曼英语Earl Reece Stadtman
  • G·萊德亞德·斯特賓斯英语G. Ledyard Stebbins
  • 保羅·阿爾弗雷德·魏斯英语Paul Alfred Weiss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化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 1975年:肯尼斯·皮策英语Kenneth Pitzer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 2000年:約翰·D·巴爾德施維勒英语John D. Baldeschwieler
  • 雷夫·F·希爾許曼英语Ralph F. Hirschmann
  • 2001年:歐內斯特·R·戴維森英语Ernest R. Davidson
  • 加博尔·绍莫尔尧伊
  • 2002年:約翰·以賽亞·布勞曼英语John Isaiah Brauman
  • 2004年:斯蒂芬·利帕德
  • 2006年:馬文·H·卡魯瑟斯英语Marvin H. Caruthers
  • 彼得·德爾文英语Peter Dervan
  • 2007年:穆斯塔法·艾尔-赛义德英语Mostafa El-Sayed
  • 2008年:喬安娜·福勒英语Joanna Fowler
  • 喬安妮·史特布比
  • 2009年:斯蒂芬·J·本科维奇
  • 瑪麗·安妮·福克斯英语Marye Anne Fox
2010年代
 
工程科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 1970年:喬治·慕勒英语George Mueller (engineer)
  • 1973年:哈羅德·埃傑頓英语Doc Edgerton
  • 理查德·T·惠特科姆英语Richard T. Whitcomb
  • 1974年:魯道夫·康夫納
  • 雷夫·布拉澤頓·佩克英语Ralph Brazelton Peck
  • 阿貝爾·沃爾曼英语Abel Wolman
  • 1975年:曼森·貝內迪克特英语Manson Benedict
  • 威廉·海達德·皮克林
  • 弗雷德里克·特曼
  • 韦恩赫尔·冯·布劳恩
  • 1976年:莫里斯·科恩英语Morris Cohen (scientist)
  • 彼得·卡爾·戈德馬克英语Peter Carl Goldmark
  • 埃爾溫·威廉·繆勒英语Erwin Wilhelm Müller
  • 1979年:埃米特·利斯
  • 雷蒙·D·明德林英语Raymond D. Mindlin
  • 羅伯特·諾伊斯
  • 厄爾·R·帕克英语Earl R. Parker
  • 西蒙·拉莫英语Simon Ramo
1980年代
  • 1982年:艾德·海涅曼英语Ed Heinemann
  • 唐納德·L·卡茨英语Donald L. Katz
  • 1983年:威廉·惠利特
  • 喬治·洛英语George Low
  • 约翰·G·特朗普
  • 1986年:漢斯·W·利普曼英语Hans W. Liepmann
  • 林同炎
  • 伯納德·M·奧利佛英语Bernard M. Oliver
  • 1987年:羅伯特·拜倫·柏德
  • 哈里·博爾頓·斯德英语Harry Bolton Seed
  • 恩斯特·韋伯英语Ernst Weber (engineer)
  • 1988年:丹尼爾·C·杜拉克英语Daniel C. Drucker
  • 威利斯·霍金斯英语Willis Hawkins
  • 喬治·W·霍斯納英语George W. Housner
  • 1989年:哈里·喬治·德里卡默英语Harry George Drickamer
  • 赫伯特·E·格里爾英语Herbert E. Grier
1990年代
  • 1990年:米爾德里德·德雷斯爾豪斯
  • 尼克·何倫亞克
  • 1991年:喬治·哈利·海爾邁耶
  • 盧納·利奧波德英语Luna Leopold
  • 蓋福德·史蒂弗英语Guyford Stever
  • 1992年:卡爾文·奎特英语Calvin Quate
  • 約翰·羅伊·惠納里英语John Roy Whinnery
  • 1993年:卓以和
  • 1994年:瑞伊·威廉·克勞英语Ray William Clough
  • 1995年:赫爾曼·A·豪斯英语Hermann A. Haus
  • 1996年:詹姆斯·L·弗拉納根英语James L. Flanagan
  • C·庫馬爾·N·帕特爾英语C. Kumar N. Patel
  • 1998年:伊萊·魯肯斯坦英语Eli Ruckenstein
  • 1999年:肯尼斯·N·史蒂文斯英语Kenneth N. Stevens
2000年代
2010年代
 
数学、统计与计算机科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物理科学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1920年代
  • 1923年:伊拉·莱姆森英语Ira Remsen
  • 1926年:埃德加·法斯·史密斯英语Edgar Fahs Smith
  • 1929年:弗朗西斯·加文英语Francis P. Garvan
1930年代
  • 1932年:查尔斯·帕森斯英语Charles L. Parsons
  • 1935年:威廉·诺伊斯英语William A. Noyes
  • 1938年:马斯顿·博格特英语Marston T. Bogert
1940年代
1950年代
  • 1950年:查尔斯·A·克劳斯英语Charles A. Kraus
  • 1951年:埃文·克莱恩英语E. J. Crane
  • 1952年:塞缪尔·林德英语Samuel C. Lind
  • 1953年:羅伯特·魯賓遜爵士
  • 1954年:小威廉·阿尔伯特·诺伊斯(W. Albert Noyes, Jr.,William A. Noyes之子)
  • 1955年:查尔斯·托马斯英语Charles A. Thomas
  • 1956年:卡尔·马维尔英语Carl S. Marvel
  • 1957年:法林顿·丹尼尔斯
  • 1958年:恩内斯特·沃尔维勒英语Ernest H. Volwiler
  • 1959年:赫尔曼·欧文·施勒辛格英语Hermann Irving Schlesinger
1960年代
  • 1960年:华莱士·布罗德英语Wallace R. Brode
  • 1961年:路易斯·普拉克·哈米特英语Louis Plack Hammett
  • 1962年:乔尔·希尔德布兰德英语Joel H. Hildebrand
  • 1963年:彼得·德拜
  • 1964年:约翰·贝勒英语John C. Bailar, Jr.
  • 1965年:威廉·斯帕克斯英语William J. Sparks
  • 1966年:威廉·贝克英语William O. Baker
  • 1967年:拉尔夫·康纳英语Ralph Connor (scientist)
  • 1968年:威廉·杨英语William Gould Young
  • 1969年:肯尼斯·皮策英语Kenneth S. Pitzer
1970年代
1980年代
  • 1980年:米尔顿·哈里斯英语Milton Harris (scientist)
  • 1981年:赫伯特·布朗
  • 1982年:布赖斯·克莱福德英语Bryce Crawford
  • 1983年:罗伯特·S·马利肯
  • 1984年:萊納斯·鮑林
  • 1985年:亨利·陶布
  • 1986年:卡尔·弗尔克斯英语Karl A. Folkers
  • 1987年:约翰·罗伯茨
  • 1988年:弗兰克·韦斯特海默英语Frank H. Westheimer
  • 1989年:乔治·皮门特尔英语George C. Pimentel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Category:普里斯特利奖章获得者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 1990年:George A. Cowan
  • Robley D. Evans
  • 1992年:Harold Brown
  • John S. Foster
  • 利昂·萊德曼
  • 1993年:連恩·羅素
  • 弗里曼·戴森
  • 1995年:Ugo Fano
  • Martin D. Kamen
  • 1996年:Mortimer M. Elkind
  • H. Rodney Withers
  • Richard L. Garwin
  • 1998年:Maurice Goldhaber
  • Michael E. Phelps
2000年代
2010年代
  • 2010年:米尔德里德·德雷斯尔豪斯
  • Burton Richter
  • 2012年:Walter E. Massey
  • 2013年:Andrew Sessler
  • 艾伦·J·巴德
  • 2014年:Claudio Pellegrini
  • Charles V. Shank
2020年代
Category:恩里科·費米獎獲獎者
1970年代
1980年代
  • 亨利·艾林(1980)
  • 约瑟夫·查特英语Joseph Chatt(1981)
  • 约翰·波拉尼 / 乔治·皮门特尔英语George C. Pimentel(1982)
  • 赫伯特·古陶斯基英语Herbert S. Gutowsky / 哈登·麦康奈尔英语Harden M. McConnell / 约翰·沃英语John S. Waugh(1983/4)
  • 罗道夫·阿瑟·马库斯(1984/5)
  •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 阿尔伯特·艾申莫瑟(1986)
  • 大卫·菲利浦 / 大卫·布洛英语David Mervyn Blow(1987)
  • 约书亚·约特纳尔英语Joshua Jortner / 拉斐尔·大卫·莱文英语Raphael David Levine(1988)
  • 杜伊利奥·阿里戈尼英语Duilio Arigoni / 艾伦·巴特斯比英语Alan R. Battersby(1989)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 莱斯利·莱瑟罗维兹英语Leslie Leiserowitz / 米尔·拉哈夫英语Meir Lahav(2021)
  • 邦尼·巴斯勒 / 卡罗琳·贝尔托西 / 本杰明·克拉瓦特三世英语Benjamin Cravatt III(2022)
  • 何川 / 杰弗里·W·凯利英语Jeffery W. Kelly / 菅裕明(2023)
  • 农业
  • 艺术
  • 化学
  • 数学
  • 医学
  • 物理
规范控制数据库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国际
  • ISNI
  • VIAF
  • WorldCat
各地
  • 挪威
  • 法国
  • BnF data
  • 加泰罗尼亚
  • 德国
  • 以色列
  • 美国
  • 日本
  • 捷克
  • 韩国
  • 克罗地亚
  • 荷兰
学术
  • CiNii
  • 数学谱系计划
  • ORCID
  • Scopus
其他
  • CONOR
  • SNAC
  • IdRef